
每年十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,又称粉红丝带月。乳腺癌常被称为“粉红杀手”,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调查报告,2020年,全球乳腺癌新增人数达226万,超过肺癌位居全球癌症的首位,我国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42万,为中国女性新发癌症病例数之首。但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,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,早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达到90%以上。因此,呼吁大众做好乳房保健、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1.乳房保健小常识。
青春期乳房保健。正常情况下,女性乳房开始发育的时间在8-13岁之间,完全成熟是在14-18岁之间。乳房发育的大小除受女性体内雌性激素作用以外,还受遗传、地区、种族、环境因素、营养条件、体重、体育锻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。在青春发育期应注意:拒绝穿紧身内衣,配戴合适的胸罩,保持乳房的卫生,坐立挺胸抬头,合理膳食、劳逸结合,定期体格检查。
哺乳期乳房保健。哺乳早期,学会正确哺乳姿势,养成良好习惯,不让婴儿含乳头睡觉,预防乳腺炎的发生。哺乳中期,乳汁分泌增多,要防止乳汁淤积,注意乳房卫生。哺乳后期,要正确面对回乳问题,可自然回乳,也可人工回乳,不可错误排残乳。
2.提倡科学回乳,切勿错误“排残乳”!
哺乳期的乳房比较脆弱,乳房腺泡内充满了大量的乳汁,像一串串多汁的葡萄,强力按压,会造成“葡萄”破裂,乳汁外溢,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,引发乳腺炎症、乳腺脓肿等。回乳后,乳管内会有部分乳汁残留,量小、浓稠、无法排出干净,多可自行吸收;此时若按摩排乳,乳腺导管断裂,乳汁外溢,可引起局部的自身免疫反应,乳房形成肿块,发展成一种“不死的癌症”——肉芽肿性乳腺炎,给哺乳后女性带来极大的痛苦。人类正常哺乳时间为2年左右,提倡自然断乳。断乳期间注意清淡饮食,少油腻,多食水果蔬菜,少饮汤水;可穿一些合身内衣,托起固定乳房,减轻乳胀疼痛;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多做扩胸运动,可使乳房较快恢复弹性;若出现乳房硬块,局部皮肤发红,发热等症状,应及时到专科门诊就诊。
3.乳房按摩能丰胸、预防乳腺癌吗?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各种女性美容项目也如遍地春笋,隆胸、保健、淋巴排毒、疏通乳腺导管、预防乳腺疾病等层出不穷。那么,乳房按摩真能有如此奇效吗?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
乳房按摩对于乳腺疾病,既没有预防作用,更没有治疗作用。对于一些常见的良性疾病,如乳腺炎、乳腺增生等,按摩或许会有一些好处,但也是需要由熟悉人体经络穴位的专业手法才能达到。而所谓的按摩丰胸更是没有科学依据,除非在按摩精油中添加可以被人体吸收的雌激素类物质,而雌激素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。而且,乳腺肿瘤在按摩的刺激下,癌细胞会加速扩散,肿瘤迅速长大,后果可想而知。所以,出现乳腺不适或发现乳腺肿块等,应及时到正规的专科门诊就诊,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。
4.怎样预防乳腺癌的发生?
乳腺癌病因不详,也没有疫苗,无法做到明确的一级预防,只能尽量控制高危因素,包括不可控因素:月经初潮年龄早(<12岁)、绝经年龄晚(>55岁);不孕及初次生育年龄晚(>35岁);既往有乳腺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病史;对侧曾患乳腺癌;有乳腺癌、卵巢癌家族遗传史;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等。可控因素:未育未哺乳;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;长期情绪抑郁、精神压抑;营养过剩、肥胖、高脂高热量饮食、过度饮酒等都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。
5.如何进行乳房自检?
自检时间为绝经前选择月经结束后1周左右,绝经后选择每月固定的一天。
自检步骤:(1)看。站立位或端坐位在镜子面前,观察双侧乳房是否对称,乳房的皮肤有无变化、乳头是否平齐,乳头有无凹陷、歪斜等。(2)摸。平卧位或站立位,一手抬起,一手并拢除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,用指腹由内向外滑行触摸乳房,左侧顺时针、右侧逆时针触诊外上、外下、内下、内上区域,检查有无肿块、硬结,然后再触诊乳头、乳晕区,适度挤压乳头,观察有无溢液;最后左右手交叉触诊双侧腋窝,检查有无肿大淋巴结。
6.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护理乳房?
(1)心理治疗:保持心情舒畅、情绪稳定,避免或减少精神、心理紧张因素,有利于乳腺疾病的预防及恢复。
(2)良好的生活方式: 生活规律、劳逸结合,避免熬夜,坚持体育锻炼,积极参加社交活动。健康饮食,减少油炸食品、动物脂肪、甜食的摄入,避免过量进补。
(3)避免滥用激素产品:避免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的美容用品。
(4)定期检查:学习和掌握乳房自我检查方法,养成每月1次的乳房自查习惯;自查中如发现异常或与以往不同体征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;积极参加乳腺体检。
(5)药物治疗:专科门诊就诊,服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。如乳腺增生,可用疏肝理气、活血化瘀、软坚散结类的中成药治疗。
7.怎样进行乳腺癌筛查?
20-39岁女性为一般风险,不推荐对该年龄段人群进行乳腺筛查;40-70岁女性,应每1-2年进行1次乳腺钼钯片检查,对腺体比较丰富的乳腺,推荐与乳腺B超联合检查;70岁以上女性每1-2年进行1次乳腺钼钯片检查。
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,推荐起始年龄更早(<40岁)开展乳腺筛查,每年1次乳腺钼钯片检查,每6-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,每6-12个月1次乳腺体检,必要时联合乳腺增强核磁共振检查。
8.乳腺B超、乳腺钼钯片,我选择哪一个好呢?
乳腺B超是无创、无辐射的,操作方便、经济,可反复检查;对结节、肿块的显示优于钼靶,能准确鉴别囊性、实性肿块,还可显示肿块及周围的血流信号,也可用于乳腺引流区域淋巴结的探查。
乳腺钼钯片检查是将乳腺放在夹板中压紧,然后进行摄片,一般需要拍两个体位,一个正位,一个斜位,医生会根据两个体位的片子来判断是否有病灶、病灶的位置和性质;钼钯片对乳腺钙化的显示具有绝对的优势。有一定辐射,但辐射量很低,对人体也比较安全,一般不建议短时间内反复做。
乳腺B超和钼钯检查的侧重点不同,B超主要看乳腺结节以及血流情况,而钼钯则侧重乳腺钙化和肿块形态,两者是相辅相成的,要结合来看,综合判断乳腺病灶的情况。一般来说,40岁以上的女性以钼钯检查为主,可以每年做一次,40岁以下的女性,由于年轻、腺体致密,X线穿透力差,以乳腺B超检查为主,如果B超提示有异常病灶、钙化存在,或者有乳腺癌家族史这类的高危因素,则需要进一步做钼钯检查。
9.我不是哺乳期,发现有乳头溢液怎么办?
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、浆液、脓液,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,称为乳头溢液。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,常见的疾病有乳管内乳头状瘤、乳腺增生、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等。尤其单侧单孔血性溢液、伴有乳腺肿块更应引起重视。可行乳腺B超、乳腺钼钯检查,最好的检查方法是乳腺导管镜,可以在直视下看到导管内的情况。
10.乳腺癌有哪些表现呢?
早期乳腺癌没有典型症状和体征,不易引起重视,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。乳腺癌典型的临床表现多在癌症中期和晚期出现。主要表现为:
a.乳腺肿块:是最常见的表现,大多数为无痛性的单发肿块,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;多质地较硬,边缘不规则,表面不光滑,活动较差。
b.乳头溢液:尤其是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伴有乳腺结节需要进一步检查。
c.皮肤改变: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表现多样,最常见的是“酒窝征”“橘皮征”,晚期可形成“皮肤卫星结节”“铠甲胸”等。
d.乳头、乳晕异常: 若肿瘤位于乳腺中央区,可引起乳头歪斜、回缩等表现。有一种特殊的乳腺癌叫乳头湿疹样癌,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、糜烂、破溃、结痂、脱屑、伴灼痛,甚至乳头回缩。
e.腋窝淋巴结肿大: 乳腺癌患者1/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,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,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。